生存家族

喜剧片日本2016

主演:小日向文世,深津绘里,泉泽祐希,葵若菜,时任三郎,藤原纪香,大野拓朗,志尊淳,渡边绘里,宅麻伸,柄本明,大地康雄,松浦雅

导演:矢口史靖

 剧照

生存家族 剧照 NO.1生存家族 剧照 NO.2生存家族 剧照 NO.3生存家族 剧照 NO.4生存家族 剧照 NO.5生存家族 剧照 NO.6生存家族 剧照 NO.13生存家族 剧照 NO.14生存家族 剧照 NO.15生存家族 剧照 NO.16生存家族 剧照 NO.17生存家族 剧照 NO.18生存家族 剧照 NO.19生存家族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3 16:28

详细剧情

  《生存家族》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突然有一天家里的电器全部无法运转,车,自来水,电池,手机和电视等等都不能使用了,在东京生活的铃木一家决定骑自行车去乡下,逃离东京…

 长篇影评

 1 ) 当全世界停电,开启逃离东京之路

《生存家族》的故事可以说是有些现实主义魔幻色彩了,突然有一天全世界同步停电,大到汽车电车这样的交通工具,小到电饭煲手机闹钟这样的小家电,全部成了一堆废铁。好不容易砸开了公司大门的上班族发现,开不了电脑干坐着上班也无济于事,学校无课可上,机场大门紧闭,公共秩序全无。整个东京俨然一副末世景象。超市里熙熙攘攘企图为即将到来的末世囤货的家庭主妇们,却被告知信用卡也晚节不保,唯有现金支付才是硬道理。这种情节放到支付宝微信撑起生活一片天的中国绝对是把人往绝路上逼

电影看到这里我跟身边的基友说:诺,日本社会一乱起来,也是很够呛的。乱,是因为资源的极度稀缺,且这种稀缺在故事的进展中愈演愈烈。当有一天全世界停电停水,现代文明没有用武之地,高于生存需求的物质存在都失去意义,劳力士和玛莎拉蒂换不来一斗米货币交易则被迫重归最原始的交易方法——“以物易物“。两瓶洋酒换一袋大米,纯净水换一辆报废的”老坦克“;电气社会被迫重归农耕社会。在这么个混乱的当口,怕是只有《小森林》里自给自足的桥本爱还能书展笑颜,优哉游哉。主人公小日向文世一家四口当机立断带着干粮骑着自行车踏上了朝鹿儿岛进发的求生之路。

小日向叔主役一部电影这很新鲜,常年在日剧中担当吐槽役的他是个大熟脸,这次在《生存家族》里的爸爸这个形象也非常符合他一贯的气质与形象:一个在社会上并没有太多存在感的salary man,爱唠叨抱怨的小市民一枚,大出息没有,不过儿女双全倒也算能让妻儿过上小康的生活。一家子住在不宽敞的团地公寓里,儿女正逢青春期和父亲有着嫌隙。影片一开始被东京一家人嫌弃的来自鹿儿岛乡下渔民外公的新鲜海产打下了一个重要的伏笔。

这部电影大抵也是我看过拍得最苦的日本电影,一家四口花了2个月的时间从东京经神奈川,静冈县一路跋山涉水骑到大阪也是什么苦都受过了,同时也是经历了超越生活经验两倍惊恐与精彩并存的人生巡礼,原来没有霓虹灯的夜晚星星是那么美,原来人饿到极点连水族馆的鱼也不放过,为了吃上肉蝉也算它是个小荤吧。在这部设定很谜的“灾难片”里,全世界为何停电的原因并没有被交代清楚,我开玩笑说,也许是紫色哥斯拉排放的毒气在默默影响这个世界吧。(这个梗来自《新哥斯拉》)

这其实很符合日本人编剧的思维定势,比起西方电影世界里习惯于塑造出以人类为原型的恶棍,日本电影中的灾难往往来源于脑洞大开的天灾人祸,比如哥斯拉要毁你大东京,感染列岛里的病毒,日本沉没等等。这些题材与日本这个小岛国的地理情况十分应景,也映射他们忧心忡忡的内在。这种“被害妄想”的产物,与其说是未雨绸缪,不如说是一种精神演练吧。

然而这种把灭顶天灾当作绝对对立面的表达手法也有其短处,就是忽视了人在其中所产生的负面作用。比如在影片中,抢一家四口熏猪肉的是狗,差点淹死爸爸的是坏天气和河流,而帮助一家人渡过难关的是养猪的大叔。旅途中小日向一家遭遇的困难完全来源于大自然的考验和动物的争抢,遇到的人却是一个个善心,即便是偷水的青年男子,也是有着合理的可被原谅的目的——给婴儿喝。说到底,这还是一部自带温柔的电影,不是《雪国列车》,也不是《我是英雄》,导演的切入面是极小的,即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庭。观众理应关注的是这一家人的成长与辛酸。

小日向一家逃离东京就像很多活在温饱线的人想逃离北上广一样,当物质生活无非得到维持的时候,“东京居民”的身份不再值钱。小日向一家在风餐露宿的旅途中遭遇的藤原纪香一家可说是个具有喜剧意味的打击。身材健美的藤原一家利用科学的野外求生常识靠摘野菜,做熏制产品过着滋润的骑行之旅,穿着专业运动衣大口呼吸着山间清冽空气的他们和喝着电解液吃着猫罐头,如丧家之犬的小日向一家一对比,高下立现。富裕的人即便吃吃苦也当是历练享受,而普通小康之家只能将饥饿展示在脸上。不愿意认输的小日向强作高傲地骑向前方,拉不下的老脸噘成一个鸭嘴,这一幕让人好笑又扎心。多少平凡的观众家里也有这么一个缺乏担当,同时越发意识到自己没用的中年人老爸呢。对他而言,这场求生之旅也是考验着自己作为父亲的尊严。

一家四口冰释前嫌尽千辛万苦终于抵达鹿儿岛,和海边钓鱼的外公喜相逢时,故事并没有真正的结束。经过两年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孩子们已经不再惦记智能手机,妈妈也寻回了自己的父女情,爸爸也不再是那个心胸狭窄的小男人。而这个时候村落的灯火通明给众人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电来了。

该回归城市的终将回归城市,电气的复归带动的是都市社会节奏的重新燃起,简单幸福的农间社会必定无法复辟,而只能成为一个试炼的场所,暂停脚步的一个栖息之湾。难怪也有人打趣说“所以外公是注定要被抛弃的吗?”电影当然不会告诉你,过去是正确的,而现在是绝对糟糕的。小日向一家人离开隐蔽回到东京,应当被视作一种“卒业”。

遥想那场浩劫的最后,一家人和其他来自都市的伙伴坐上了开往鹿儿岛的猎鹰号蒸汽列车,怀着最质朴的憧憬奔向一个大黎明。曾经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蒸汽列车冒着浓浓的黑烟钻进山洞时,经验丰富的鹤发老人们手脚麻利地拉上了窗户,出洞后一群年轻人被熏得墨墨黑,面面相觑之后整个车厢都笑了。老人们生活的时代终将过去,生活的经验与窍门也终将随着时代之音堙没。这是整部电影我最钟意的一个细节。

以鹿儿岛的外公为代表的那种已经离我们遥远的生活,是一个可以让你的心可以偶尔回家的地方。我想,是这样的一种寓意。电影的结尾字幕以东京从天亮到天黑的城市景色为幕布,搭配主题曲《Hard Times Come Again No More》。愿艰难时光不再来,即使未来已再无挡风遮雨的港湾,也努力为自己创建一个可以收纳自己内心疲惫的地方吧。

 2 ) 家族,生存下去!

四十四岁的深津绘里不再年轻:皮肤暗沉,眼角细纹骤然浮现。尤其在每一次微笑中,面容泄露出时间摧残的痕迹。但这张美丽的脸依旧动人,真实自然,毫无遮盖与掩饰。

出现在《生存家族》中的深津绘里剔除了任何外在修饰,全程素颜,一反过去精致、知性的造型。她演一位全职家庭主妇,而且像一个小女人不得不蜕变为主妇的角色。

从最开始切鱼的镜头,我们就已经知道了,深津绘里饰演的角色绝不是那类精明算计的中年男瓜(家乡话中对中年妇女的谐称),有些笨手笨脚、但又能把家操持得井井有条。

可以还原一下,这个女性角色年轻时是怎样的。肯定是一位可爱体贴、喜欢小鸟依人的小女人。而这样一个女人与电影中小日向文世饰演的男人结婚后,最终变成了现在这样。

电影一开始便交代了丈夫在职场和家庭生活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边看电视边吃饭、对家里大事小事都不管不顾的姿态。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

家庭的一切重担都交到了妻子身上:准备饭食、清洗衣服、还要偷偷摸摸备下突发状况下可能用到的钱……但她一开始显然并不就是这般全能的,她慢慢变得如此。

因为丈夫的关系。电影中有一幕讲父亲与儿子在途中发生矛盾,妻子不小心脱口而出“你不知道你父亲就是这样的人吗?”可以想象,这是妻子一直压抑、没有在丈夫面前表达出来的观点。

其实她非常清楚丈夫是怎样的人,与此同时,她不断地“委屈”自己,来让丈夫在家庭生活里过得舒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触碰男人的自尊心。

丈夫的自尊心以滑稽夸张的方式得到了表现:当他看到别人骑着山地车、过得有滋有味,反转自己家庭落魄的样子,作为一家之主的男性自尊心被激发出来的。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位多少有些幼稚的男人如何一路骑在队伍最前面,好像跟谁赌气一样;妻子在后面慢慢地骑着,毫不抱怨:她不仅清楚丈夫为何如此,并且理解它。

这难道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深的爱意,将对方的缺陷当做特点来爱护。虽然我们也可以说,这是在反向批判父权制家庭根深蒂固的影响,直到现在女性都在为家庭牺牲自己。

如果妻子不是这般体贴、善解人意,整个家庭还能维系吗?我想很可能随时都可能有矛盾被激发出来,随时都有面临崩溃的危险。

同样还有一幕,丈夫为了显示自己的才智,打算学习最古老的砖木法来取火,虽然儿子和女儿对此嗤之以鼻,妻子却在旁边帮忙,没发出任何反对的声音。

她当然知道这样是取不了火的,但为了顾及丈夫的面子,她选择了不说。她懂得维护一个男人的自尊心在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时的重要性,故而宁愿委屈了自己。

整部电影不防看成是在一个莫名设定(全球停电,至结尾也没说出具体原因)下展开的对家庭伦理关系和成员责任的探讨。这就反转了灾难片惯常的套路,有了一些新意。

像是一部披着灾难片外皮的家庭伦理片,仍然是日本电影非常电影的创作模式和探讨方向。这个家庭象征着传统文化影响下产生的东方式家庭,相信在中国也到处都是。

电影极力表现的是,家庭成员怎么在一种极端情况下反应,通过这些反应更深入地呈现每位成员的个性和相互间的关系。这已经有点社会学调查的味道了。

不同的是,电影不仅消解了灾难片忧患的意识,反而以一种喜剧片的形式来呈现。在无止境的未知旅程中,人被迫走入陌异的户外环境,他们必须为生存找到足够的食物和水。

极端环境能暴露出人内在隐藏的个性,并放大关系的裂缝。这是一趟自我认知的旅程,尤其对这位自尊心极强的父亲来说,他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内部的失职,无疑会警醒他去做得更好(落水那段)。

于是,灾难片的原初设定慢慢转变为了充满治愈色彩的喜剧片。我们不得不再次佩服日本影人,虽然这都是他们的文化和文化背后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自然导致的结果。

“生存”于是有了两重意义:在断水断电的情况下如何在户外生存下去;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维系整个家庭继续生存下去。相较而言,相对隐性的后者更加重要。外表与内核,一种映射关系。

 3 ) 现代文明:麻痹意志的糖衣炮弹

现代文明让人变得越来越个体化,无需在家庭羁绊中得到成长养分,也不屑在此找寻存在感:儿子戴起耳机忽略很多纷纷扰扰,女儿沉迷网络聊天,妈妈只是个操持家务的仆人角色,趾高气扬的爸爸指点江山并不需要谁的反对意见。家庭仿佛变成一个只是有着法律血缘关系,凑合过日子的组织,家有烟火却无温暖。

断电后的社会,大家才在共同生存中明白到家的意义:再苦再甜的日子,庆幸是我们没抛下谁。爸爸终于有了一家之主的模样,追猪跑,做木舟,将妻子和孩子都送上岸,自己还紧紧地保护自行车和行李。儿子丢下手机,女儿再不在意外表的光鲜,妈妈喜欢做鱼更喜欢背后的亲情支持。在艰难岁月里,跌跌撞撞总算走过来了,重新有电的日子便不觉得稀奇,劫后余生的他们更懂生活不是假手于人,而是境随心转,依然维持着无电日子的生活习惯。

本片儿除了告诉我们亲情不是户口本几个名字,不是一起吃饭的就叫家人以外,还讽刺了当代社会过分依赖现代文明,丧失原始生存能力以及幸福感的怪诞现象。

太过依赖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你会离不开这种“毒瘾”而丧失自我生存能力。现代文明,总归是让人逐渐变成废人。电影里用稍微夸张的手法呈现一个“依赖过甚的废人社会”:没有电就不能上班不能做饭不能上学,没有食物和水。

太过独立也不好,人始终是一种群居生活的动物,单打独斗在“原始社会”里活不下来。

享受现代文明,不忘原始社会的生存本领,收放自如。在家庭的羁绊中三人成众,才见诸“人”。

 4 ) 《生存家族》有哪些精彩看点?

一家四口帮助独居的老头抓猪做事的时候算一个吧,老头内心非常寂寞,从他提起儿子的神态语气,他应是以儿子为荣,但更有因儿子孙子不在身边而淡淡的悲伤,老头对待一家四口很是傲娇,但傲娇中有显而易见的不舍,当然,当一家四口决定离开的时候,老头很豁达的帮助他们收拾行李,同时尽可能的为他们带上食物,这就像我们的爷爷奶奶,眼看着我们飞的更高,走的更远,他们已经没有力气追赶,纵然不舍,也只能为我们收拾好行囊,默默看我们离开,然后虔诚为我们祝福一路顺利。

 5 ) 那么美丽的大自然,分分钟要你的命

仅此一招,就能让你活在西元前

这部电影是去年个人最喜欢的日本电影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好看,观感很舒服。马上公映了,说两句。

“行业剧之王”矢口史靖的电影一定要看,从《五个扑水少年》《摇摆少女》,再到《机器人大爷》《哪啊哪啊神去村》,矢大爷的作品轻松幽默,生活气息很强,角色菜鸟主题励志,而且每部作品角度非常独特,题材也是冷门。当然行业特色也是很鲜明,花样游泳、空姐、爵士乐队、伐木工人这些题材拍得都很好看。


“行业剧之王”的特色

平心而论,矢大爷的电影主题,往往都是很有CULT风格,但却用主流的方式拍得很有趣。

《摇摆少女》中不懂得演奏乐器女生们,还要组建爵士乐团;

《五个扑水的少年》中对花样游泳一窍不通的男生们的青春物语;

《愉快的飞行》中绫濑遥饰演的倒霉菜鸟空姐;

《机器人大爷》独居在家的大爷,还有一根筋迷恋机器人的女生;

《哪啊哪啊神去村》个人最喜欢,落榜的高中生平野勇气,到深山伐木进修,伐木工人赛高。

这样的冷门题材和偏门故事,在矢口史靖的镜头下,格外的生动有趣。

当然还有这部《生存家族》,从题材上来看,这是一部灾难片;但从内容上来看,从未见过这样的“灾难题材”,描述全球大断电之后的故事;格局不大,主要是一家人的视角;有着传统灾难电影的生离死别,但内容却是轻松诙谐。这样一部怪味作品,结局温暖治愈,大概是最“治愈”的灾难电影了。

这就是矢口史靖的特色,走偏门。其实别看《生存家族》是矢口史靖少见的“非行业剧”作品,但同样的是剑走偏锋,角度独特,而且角色特征和故事情节转换跟以往作品是一脉相承的。

比如老爸这个角色,可以参考《摇摆少女》中的竹中直人,后者演一位数学老师,对爵士乐情有独钟,却对吹奏乐器一窍不通,没想到最后却歪打正着。《生存家族》里的老爸也是类似,虽然人设不同,但定位类似,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存在,好几次一意孤行,结果最后却通过自己的“遇难”,成全了家人。

还有一家四口抓猪的场面,可以对应《摇摆少女》中女孩们在树林遭遇野猪一幕。电影结尾在蒸汽火车上一家人大笑的场面,跟《神去村》结尾祭祀的过山车桥段异曲同工。

总之,《生存家族》是典型的矢口史靖风格:

★在特殊化的题材之下,电影不时出现搞笑场面,但又极尽克制(抓猪)。

★人物表情夸张,靠静滞定格镜头渲染效果(照片和一家人大笑的场面)。

★风格贴切自然,出位又不失章法,不掩饰且产生脱力效果(吃猫粮、喝电瓶水)。

★电影中失意角色的设置(父亲),用喜剧弱化对现实冲突(拉肚子,掉河里),利用戏剧化和超现实的方式,达成意愿(停电起因)。

★最终让故事角色超越残酷现实中的卑微与绝望,获得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还原,给予观众以精神上的抚慰,励志且治愈,这是电影主题。

最后,说下这部电影所要反映的现实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这个“大断电”方式,来反衬电气文明下淡薄的人际关系,又用一家人的视角,来衬托极端环境下家庭的羁绊。

人类对电器的依赖,忽略了身边最重要的人,一家人齐齐整整最值得珍惜,这些观点就不再多言了,看了很多评论,大家都在聊这些话题。这里要说一个《生存家族》中容易被忽视、甚至被人误读的隐藏主题。


仰望星空?差点没命!

这部电影并没有“反电气文明”,并没有追求“返璞归真”,因为电影中有一段情节,停电初期,一家人仰望星空,说这样的生活还挺惬意,所以被很多观众刻意放大,认为电影是在追求慢生活,回归大自然,这是不对的在这一点上,各类营销号将这个傻B观点发挥到极致)。

因为那只是停电初期,电影中的台词表示“偶尔这样也挺美好”,仅仅是“偶尔”。随后的故事,长期的断电,跟惬意和返璞归真一点关系也没有,甚至平时看上去美丽的大自然,却隐藏着无数凶险,差点要人命

没有生存技巧的一家人,差点活不下去。老爸喝溪水拉肚子,掉在水中差点淹死;老妈差点让日常的宠物狗给收拾了。要不是农场主、要不是蒸汽火车,这一家人的远足,真会死人的。

瞅瞅这一家的德行,还有工夫仰望星空吗?

所以,《生存家族》的隐藏主题就是,电气文明不但让人际关系淡薄,更让人“变傻、变笨”。就像电影的片名一样,过于依赖电器,一旦电器失效,就让人们从生活变成了“生存”。

到野外连吃的都找不到,只能吃猫粮,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

毫不夸张的说,假如外星人入侵,根本不用飞碟和高科技武器,把地球电一掐,人类自己就乱了。

还记得电影中,主角们遇到的几组人吗?米店拒绝劳力士的店主、带领他们过隧道的盲人、养猪的农场主、开蒸汽火车的司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老人。甚至主角们的目的地,也是去投奔亲戚,也是老人。

而且从农场主的线索中可以推断,这些人基本上等同于我们常说的“留守老人”。子女们都在大城市,只有他们在乡间,身上还保持着相对旧派的生活习惯

这就是问题,大城市的电气文明下,人类对身边情感的忽视,对电器的依赖,最终导致人们丧失了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平日里山水田园的大自然、甚至宠物狗都能要人命。最终帮人度过难关的,还是那些几乎被遗忘的老人们,以及被遗忘的生活方式。

但《生存家族》并没有反对“电气文明”,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主角一行人遇到的藤原纪香为首的家庭,他们也是大城市来的人,也能看出这个家庭也有着野外生存技巧,所以他们身处于“电气文明”之下,却没有依赖电器。所以断电之后,他们与主角家庭的对比,一个仍然在生活,一个变成了生存。

最终,这样的“生存”让老爸扔掉假发放下自尊、让老妈舍弃依赖、让女儿摘掉假睫毛不在伪装,让儿子发现谁是身边重要的人!最终这个生存家族,重新回归质朴的情感。当然,在电影结尾,看似凶险的大自然,又变成了那副山水田园。

这就是本片的观点,用夸张、超现实的手法,反衬了电气文明下大部分人们的现状,却没有反对当代文明,也没有一味的怀旧。电影在烘托治愈情感的同时,没有夹带任何观点,就是用电气文明下一个典型都市家庭的视角,来呈现他们的日常是如何从“生活变成生存”,再由“生存回归生活”的。


首发于公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

 6 ) 如何看待《生存家族》中一双儿女的人设?

其实在电影中,我感觉导演有刻意的在引导我们去关注这两个孩子的变化。在这两个孩子身上更容易看到我们大多数现代人的状态。离不开电子产品,依赖电子产品,连情感交流都完全依附着。更不要说现实中的我们,吃饭,都要靠手机点外卖,需要别人的投喂,这种生活方式有时候甚至被我们标定为时尚。这是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会感到非常羞愧的地方。

片中的哥哥,其实能看出是个非常睿智的男孩,也很有担当。从他背着黄色书包进入画面的时候,我就感觉他其实是这个家庭“希望”的载体(黄色是希望的象征)。无论是在看地图册的时候还是在选择喝玻璃水吃猫饲料的时候,都能看出他是学识丰富,非常理智的人。而在故事后面以为父亲死去的片段中,能看出他很勇敢地担任了“爸爸”的角色,保护妹妹和妈妈。从一个即使要面临死亡也不肯放弃电脑手机的男孩到变成一个会照顾家人的男子汉。主角内心的成长和变化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但很庆幸,他是个聪明的人,“适者生存”,在适当的时候抛开那些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事物,更能在真正意义上“回归”。

而妹妹,属于活泼又开朗外向的的那一类。很前卫很爱追求时尚。即使是逃亡也要坚持带着自己的假睫毛,真是精致女孩本体了🤔。她是片中最叛逆的角色,最难“搞”的一个。其实我觉得这路上妹妹也是个很难跨越的障碍。但由于年龄小,还没有到叛逆的不可教也的地步,她也在这一路上默默变化着。如果这群人是“西游记”里的师徒,妹妹更像是“猪八戒”的角色。但是好在她不懒,虽然对路边小哥哥有几分歹心嘿嘿嘿嘿,还蛮可爱的。这一路上她对于父亲的理解是最大的看点。从抱怨父亲的草率和耍嘴炮,到看到父亲对于家庭的力不从心导致的不知所搓和全心全力的付出保护,两代人之间的沟壑也是随着那条河流被冲刷走了。而从一个珍惜时髦衣服的女孩到变成一个粗布麻衣、甚至学会纺织并发现自己兴趣爱好在此的女孩,这个成长跨步比哥哥更大。归真,大抵是真正归真了。

总的来说,我们终于能在这群“现代人”身上,看到了烟火气,我一直认为风尘仆仆是比风花雪月更美好的词汇。很难得的是,即使是一部有点意味的灾难片,我们却没有在其中看到暴露人性的血腥残暴场面,反而是爸爸偷水喂奶,同行人互相汲取求生经验,一无所有唯有食物的老大爷收留他们等有人情味和温情的场面。虽然已经解放天性,但不是释放兽性。所谓真正的回归,是从超市到田园吗?是从都市到农村吗?我觉得是一路修行只为谋命的虔诚,和大口吃烟熏肉的奔放。

 短评

老人好像註定要被拋棄

10分钟前
  • Vinta
  • 推荐

节奏太好了,两个小时的片子看完一点儿都没有走神过。没有电的大城市是妥妥完蛋球,可是一个家庭永远不能“没有电”。目前为止今年电影节看到的最好的一部。

15分钟前
  • 到里斯本看海
  • 力荐

#2017SIFF#几乎可以五星了,很少能见到这么重视现实感细节的(伪)科幻啊,对日本国民性有极好的把握(当然合理性仍然有问题不过鉴于细节太精准了就不深究了),超八自主映画的技法还有所体现。不过就是后面剧作顺拐了,不中二会死……结尾也太甜。

16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为锻炼国民意志力和野外求生的能力,学习祖辈们钻木取火的精神,我们特地举办了此次特大规模「东京大停电暨野外生存」演习活动,此次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不怕苦、不怕累、敢为人先、拼搏奋斗的选手,希望大家能以他们为榜样,下一次演习活动将择日举行,请大家做好准备,敬请期待。”——另一种结尾。

18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日本人是逆来顺受惯了哇?停个电大家安安静静就下乡去了。一直以为会给出官方解释,结果一个设定玩到底,完全就是命题作文。导演平时一定很喜欢把想表达的东西写在脑门上吧...

2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被两个骑行小哥哥的盛世美颜所震惊

25分钟前
  • Hisoka
  • 力荐

矢口史靖果然没让人失望,一个很现实的话题,又由之去探讨更多的内容,借灾难片的外壳,去讲一段巡回感情的故事。又有亲情支撑,结尾好一阵感动

2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拥有了在水族馆旁边开个海鲜大排档的灵感。

28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你看不到很多美景,你邋遢得不像少女,你迷失在下个路口离终点一万米;你品尝了山猪做的腌渍品,你踏过小溪失了命,暴雨里知道他的小秘密。一不小心走完了西游记,抓了大鱼,灯又亮起,在身边的还是你,这就是家庭的意义。

31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我假发什么大风大雨没见识过

33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一如既往的有趣,像一个环保主题公路电影,借着全日本停电这个创意讲了一个荒诞喜感又充满现实意义的故事,一家四口逃离东京一路骑行向西奔赴鹿儿岛,是一次荒野求生也是一次鲁滨逊漂流记。老家1991年通的电,之前的生活就是里面老爷爷那种柴火炊烟、一灯如豆的山村生活,大家日落而息,幸福感也不低。

3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如果真的没有了电,核电站的反应堆会失控爆炸、水库的水会积满溢出造成洪灾、实验室里的超级病毒会逃出祸乱人间,实际上人类已经强大到,一旦失控,就能轻易毁灭自己,想要回到捕鱼打猎、织布纺纱的年代恐怕没那么容易。

39分钟前
  • 光影树下
  • 推荐

1.这部无特效、无流量、成本低得令人发指的电影,堪称最牛逼的科幻片之一。2.如果全国断电,电影都不能看了,估计你我活不过一周。

41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这个主题真的特别好,习惯了被现代文明包围着便利生活的我们太需要一个契机去反思当一切电气设备停止运转后应该如何继续生存下去了。片子拍得中规中矩,没有选择恐慌的厮杀路线而是将焦点放在现代家庭并不真正紧密相系的亲缘关系上,在求生过程中慢慢找回彼此情感上的羁绊。

44分钟前
  • 风满蜃气楼
  • 推荐

这种类型的灾难片确实超日本!

49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favorite scenes best 5:1.水族馆变鱼市。 2.“没用又要面子”的爸爸为儿女跪求食物。3.河边全家对着爸爸的“遗物” 假发哭泣。4.女儿一边啃熏猪肉一边情绪复杂不知所以地哭了。5.盲人老太太们做起穿越黑暗隧道的向导生意。【やっぱり矢口史靖最高だな❤】

51分钟前
  • 力荐

这是我看过拍得最辛苦的日本电影了。全世界从东京骑到鹿儿岛一家四口也是什么苦都受过了。当有一天全世界停电停水,现代文明没有用武之地,高于生存需求的物质存在都失去意义,电气社会被迫重归农耕社会,都市生活回归自由村落,但只是寓言一则,警钟一则。小日向叔难得主演。

53分钟前
  • 朽木立夏警部殿
  • 力荐

该片告诉我们一个可怕的事实:不需要外星人入侵,不需要生化危机,不需要猩球崛起,断个电,我们就可以活在西元前。

55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想起小时候在乡下走那段很长很长的泥土路,往返2小时,当年特抵触。现在回想,那条路其实没多远,但太多美好的记忆都留在走路的那2小时了:摘野果、抓螳螂、骑水牛、溪边戏水…没有手机,只有纯粹的玩乐。2017版《奇迹》+《阳光小美女》+《家族之苦》。

5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科幻又现实,温暖又五味杂陈。小日向文世好拼,撞猪上了,掉沟里了,又掉沟里了。看着他演的这个爹有的时候好气,有的时候又能感觉到现代人离开科技与社会阶级后那种无聊的自尊与愚笨。停个电,能让人变成野兽,让人变成盗贼;但也有人泰然处之,乐在其中;但是所有人都会变得孤独吧。

1小时前
  • 私~川流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