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告白

爱情片大陆2021

主演:倪妮,张鲁一,辛柏青,池松壮亮,中野良子,新音,王佳佳,耐安,毛乐

导演:张律

 剧照

漫长的告白 剧照 NO.1漫长的告白 剧照 NO.2漫长的告白 剧照 NO.3漫长的告白 剧照 NO.4漫长的告白 剧照 NO.5漫长的告白 剧照 NO.6漫长的告白 剧照 NO.13漫长的告白 剧照 NO.14漫长的告白 剧照 NO.15漫长的告白 剧照 NO.16漫长的告白 剧照 NO.17漫长的告白 剧照 NO.18漫长的告白 剧照 NO.19漫长的告白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5 20:28

详细剧情

  少年时代的立冬(张鲁一 饰)曾爱慕过一位叫阿川(倪妮 饰)的女子,但在某一天阿川的突然失踪成为了他十几年解不开的心结。为一解思念,立冬与哥哥立春(辛柏青 饰)去到与阿川同名的柳川,只为再见她一面。随着他们的再次相遇,很多过去的故事的真相浮出水面,立冬也知晓了阿川当年离开的真正原因,而他对阿川深藏的爱,却在这场远赴“她”乡的深情告白中愈演愈烈……

 长篇影评

 1 ) 漫长的告白——只有漫长,没有告白。

轻微标题党。这是一篇毒舌吐槽。作为一名女影迷,我无法摆脱我的性别视角,但我还是尽量客观地来谈电影的问题。

——————————

一个词评价电影:尴尬。张律仿佛一个对中文和中国文化一知半解的外国友人,用不太熟的华语编织了一场迎合小资男性幻想的临终之旅——还没太迎合到点儿上。不仅美丽的女性是被意淫的,就连片子里的京味儿也充斥着符号化的刻板印象。

概括一下影片故事核: 死期将近的大龄男文青,带着自己的已婚油腻哥哥,去日本找寻两人年轻时共同的白月光,想占有人家但知道自己不配所以只敢打嘴炮的故事(雅一点说是“发乎情,止乎礼”的故事)。然而,无论是讲爱情、讲回忆,还是讲生死,如果人物的情感根基是空洞的,拍的多精致都遮不住骨子里的小气甚至猥琐。

另外,这种小资质感的文艺片,往往多说多错。最好是通过画面渲染氛围突出人物关系,少用对白补充信息。而张律的台词措辞肤浅又尴尬。我看有人拿张律和洪尚秀比,我没看过张律的韩语电影,仅论《漫长的告白》还差太远,洪电影的“废话”能在一个镜头之内推动人物关系转变,且他的作者性极强。再者,也没法拿倪妮跟洪尚秀镜头下的敏姐相比较。

退一万步,假设今天就是要拍一个给男人意淫的春梦,本片的人物塑造也不过关。这口锅导演和主演谁都逃不掉。倪妮并不“贴脸”柳川,她够文艺够美,但还是有点清高的包袱,她和立春打情骂俏非常出戏,演不出台词所讲的那种“随便的”女孩,应该找一个类似《燃烧》女主并再成熟点的姑娘来演(内娱确实难找演好柳川的人)。再者,张鲁一跟倪妮毫无化学反应,这要观众如何相信故事相信人物呢?本来剧本中就没有能建制爱情的情节,男女主演最起码该演出点神交吧?即使说爱情不是本片的终极主题,那它最起码是主线啊。倪妮和张鲁一完全是自己演自己的,他们演的好用力,我却感受不到情感的流动。尤其是张鲁一演的立冬,浑身只有自怨自怜的酸味儿,不见暗恋的绻绻情意,更不见临终告别的珍重遗憾。我说一句池松壮亮演的最好没人反对吧?一抬眼就有戏,和倪妮拥抱也比张鲁一有cp感,甚至如果主角是池松壮亮,倪妮或许能发挥的更好。辛柏青就不评价了,角色被导演写成这样,演不好不怪他hhh。

片尾柳川唱“一思量,一回首,不胜悲”,何其苍白。影片既没有感情也没有剧情,我都不知道柳川回首思量起这两个男的能想起什么?立冬到底有什么值得怀念的?我努力地替柳川和张律想了想,找到三个点:故意为她改变的口音、陪她度过被甩的夜晚、日本笑话。没了。但是这点事不足以撑起“回首不胜悲”这顶帽子!还是那句话:人物缺少一个真正的情感根基连接彼此——它可以是蓬勃的肉欲,它也可以与男女之情无关,但必须要有!

电影名叫《漫长的告白》,我看是张鲁一和辛柏青负责“漫长”,池松壮亮负责“告白”,倪妮是一个被观赏的道具。

————————

补充:说到“记忆错位”,我并不觉得电影有很好地运用这一点。因为本片在立冬死前并没有发生视点转换,一直都是立冬的视点。柳川想起什么、忘记什么、对人什么态度,都是在与他人对话中展现的。观众始终以旁观者的视角窥视这个神秘的女人。她的内心世界从没有被展示过,直到立冬去世时。这也让整部电影所呈现的精神世界仅止于立冬的“自我感动”。因此立冬去世后,柳川怀念他的动作,是找不到动机的。

我觉得不如删掉十年后以柳川为中心的结尾,或者,干脆最后再多加一个反转:立冬从异乡的客栈里醒来,他没死,只是做了一场梦。立春没走,中村大树的女儿没丢,唯独不见柳川。梦和现实混杂,立冬已然分不清楚真实与虚幻。

总之,彻底让柳川变成一个被窥视被意淫的神秘符号,观感都会比现在舒适。

 2 ) 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

非常有日本文艺片质感的片子,叙事靠情绪流推动,看到池松壮亮就想到了《夜空中总有最大密度的蓝》。

理解这种片上院线不为大众喜欢,但还是为这个分数可惜。它不是烂片,绝对不是,只是不适合下沉市场而已。

选角选对了就成功了一半,非常喜欢张鲁一在片子里的易碎感。“你陪我去柳川吧,就我和你。”他笑得温吞吞,好像很柔软又很累。

在柳川静水流深的河道中摇摇晃晃行进,冬日的阳光照得他像一只慵懒的老猫。兄弟俩在寂静的日本小城,什么都不做只是蜷在被炉里听游船行进的水流声,过桥时在漆黑中唱一支柳川的老歌谣,久未外出的灵魂好像就随他们去到了那里。

看到倪妮的瞬间就明白了,她是跟男生打成一片、女生向往又暗暗嫉妒的那种女孩。大大咧咧的笑透着纯粹的洒脱自信,唱歌时蜷起来又像只猜不透的猫,午夜自动贩卖机前的独舞,美得像一只精灵。没有拍兄弟俩的表情,我想一定是如观众般目眩神迷。

人到中年的男女,必须要设置一些狗血的设定,例如有去无回的绝症,才能写他们不顾一切放下责任,逃离到一个遗世独立的城市,已婚已育仍然想怀念一下旧情人,no judge。

其实又何必呢,谁不想不管机票、酒店、核酸与隔离,就这么说走就走。在安静的日本小城,深夜乘上只河船躺下,静静缓缓随波水流,天地只有月与我。

“不打扰是我的温柔”,看电影时脑中一直回旋着这句歌词。

总是跟在哥哥后面的立冬。别人眼中的怪人立冬。为了维护喜欢的女孩几十年不说家乡口音的立冬。用磁带偷偷录下她清唱的立冬。“我想讲个笑话”没有人听他讲的立冬。暗恋闷骚狂立冬。

与柳川重逢,立春熟捻地挽上她的手臂,立冬在后退半步的距离默默推着单车。忍不住哑然失笑,多么熟悉的距离,「壁花小姐」我们都懂。

但他偏偏又是那个特立独行的立冬。

很喜欢那场戏,立春与柳川坐在安静的深夜街头,久别重逢的暧昧与试探在冬夜中一来一往。立冬沉默地骑着自行车,在他们面前一圈一圈来回,像一只旁若无人的乌鸦。

镜头是定在两人中间的,观众的视线却不由地跟随着那个沉默的影子循环往复。立春烦了,问他干嘛,他不管不顾从两人中间冲出去,在无人的街头不解风情地大声击掌。

“他就是个怪人”,立春总用这句话解释一切。

但是怪人沉默外表下的那些犹豫与回转,那些状若无心的试探,那些揪心的玩笑与漫长的白日梦,那些借着“人活一世最后的机会”问出口的冒犯,那些安放在千百种笑容下的无所适从与失落,那些“特立独行”背后的孤独。没有人懂。没有人在乎。

“有人问我 我就会讲 但是无人来 我期待 到无奈 有话要讲 得不到装载 人潮内 愈文静 愈变得 不受理睬 自己要搞出意外 像突然地高歌 任何地方也像开四面台”

在异国他乡同听不懂的语言讲笑话,还没讲只笑说我忘了。被看作怪人就认了吧,怪人总比被忘记好啊。

立冬说不喜欢房子被改变,他一走后来人就叮叮当当开始重整老房。立冬说不想在世上留下痕迹,但还是留下了一只录音带,要带给她一辈子的意难平。

“夸张只因我很怕,其实怕被忘记,至放大来演吧,世上还赞颂沉默吗。”

 3 ) 时间终究没有给出答案

一部颇有巧思、回味悠长的电影,在极弱的戏剧冲突中展现岁月沉淀过的激荡和怅惘,又并不止于爱情,更是种种人生况味。

文/牛三牛

不知道是谁,给这部电影改了一个看似迎合市场的名字,我猜大概率不是导演张律。改名的原因可以想见——够直白,爱情片标签,弱化文艺片调性,增加拉高票房的可能性。能否拉高票房实在难以证实和证伪,但单就影片而言,片名就跟整体调性产生了偏离。

我还是更喜欢电影原来的片名——《柳川》。这是张律这次的创作的原点,也是观影之后无尽回甘中的一部分,是一个包含着混沌过去和迷茫未来的水边乌托邦,也是一个被男人凝视又从不归属于谁的美丽女子。双重指涉,旖旎暧昧。

好多人说观影时成功入眠,我看完后却满是惊喜,像在倾盆大雨的天地间忽然与另一人共同躲进一处逼仄的屋檐,不松弛,多的是会心处的彼此触摸。上次有同样的银幕观影体验,是在大学礼堂里重看修复版的《一一》。巧的是,两部片子都有主角去日本重温旧情的情节,也都是中年以后往事不要再提的无奈和苦涩。

电影《一一》截图

整体上,《柳川》是一部颇有巧思、回味悠长的电影,在极弱的戏剧冲突中展现岁月沉淀过的激荡和怅惘,又并不止于爱情,更是种种人生况味。故事关于两兄弟和一个名叫柳川的女子的情感纠葛,始于北京,终于北京,途经隔海邻邦一处也叫柳川的水城。导演张律用散文式的拍法,把三个人横跨二十年的情感纠葛和人生际遇,拆散成无数闲谈对话、日常琐碎,散点式地呈现在水汽氤氲的城市幕布前,始于世俗,终于世俗,途径的是一处能让你卸下生活枷锁但却抛不去往事重负的桃花源。

先说演员。这种风格的故事里,对演员的信念感和沉浸感要求是极高的,好在三位主演完成的都不错。三个角色,一个是貌似无情却最有情的风,一个是静谧流深暗藏汹涌的水,一个是即将被平凡生活淹浇熄灭的火。

影片剧照

倪妮的柳川简直是为她量身定制,《金陵十三钗》之后再次遇到“对的角色”,是作为演员的运气。张律导演在映后交流时也讲,《柳川》的故事构思已久,直到在北京见到倪妮才感觉她就是柳川。影片里的柳川无羁无绊,随遇而安,眼神里都是故事,对一切都是新奇,看似“随便”但一直在苦苦探求自我,她是张律拍给自己的一缕春梦,是俗世男人深夜梦回时的触不可及。万种风情里,最是那午夜街头的一曲探戈,“青出于蓝”的,是她永不枯竭的生命力。美绝。

影片剧照

张鲁一的立冬最难把握,而他把水流之下的隐忍克制不着痕迹地呈现出来了,鼓楼幻听,庭院春梦,佛前起舞,他懦弱孤独,蜷缩一生,只盼伊人能听懂他未讲出口的笑话,唱一首不用伴奏的英伦情歌。张鲁一的性格特质里似乎天生带着这种“让女人心疼”的部分,他在广受好评的神剧《红色》中塑造的徐天,也多少有些同款滋味。苦绝。

影片剧照

辛柏青从央视黄金档的“厅局风”兄长角色中走将出来,恰如其分地呈现了一个曾经年少轻狂、如今外强中干的油腻的“大多数”——立春。好多观众看完感觉辛演得过于油腻,可如果你转身去看看当代都市中那些熟悉的中产中年男人们,会发现张律和辛柏青把这种油腻感和疲惫感拿捏得相当准确。他才是让大多数人讨厌又最终活成的样子。俗绝。

还必须特别提及一位让人眼前一亮的演员王佳佳,在片尾部分出演立春的妻子。几乎原生态的演技,几句唠唠叨叨的台词,几个微妙却能杀人的眼神,凭一己之力,寥寥几笔就把影片从世外桃源的缥缈幻梦整个拉回到琐碎平庸的日常里来。了不起。

再说故事。兄弟二人在鼓楼喝完一瓶烧酒相约出游,共同踏上的是一场与消逝抗争的找寻之旅。区别在于,一个在用求证抵抗肉体的毁灭,一个在用回溯抵抗生命力的消散。故事缓缓流淌到最后,立冬的好多“怪话”和“怪事”都得到了解释:他年少时突然改掉的北京话,他反复提及的柳川的口音,他总在尝试讲的笑话,他耿耿于怀的满月和清唱,运河的拐弯和他的睡姿。这些细节上的前后呼应和互文隐喻,构成了这部影片的基本元素。

张律传达的底色仍是悲观的。立冬片头就说过,哥儿俩已经是两双“死鱼眼”,哥哥被磨平的青春确实已经彻底死去,弟弟在经历了与往事并不彻底的和解后,也随那段时光一起消散。居酒屋的中野良子对着酒醉的柳川感慨,从热热闹闹到孤独老去,一个人也挺好。人和人可以在一段旅程中相互陪伴,但自我救赎的过程,终究只能在蜷缩着的一隅之地孤独发生。

就这样,一代代人的命运轮转,经历着千差万别又大同小异的人生。如同柳川,她无法用父亲的消失来说服自己,为何年少时爱上一个男人竟是因为对方“不负责任的随意”。明明逃离已久,再次重逢,当曾经不负责任的男人被生活改造得婆婆妈妈,曾经深爱自己却始终未迈出一步的男人也同时站在自己面前,再次选择,她又极容易地陷入当年难以言说的“习惯”中去。有些事没有道理,很多事更不讲道理。

几十年,当眼前景已全非,看起来已经活明白的自己,终究还是绕不过去那只乌鸦的坎儿,走遍世界,仍旧是在画地为牢的心境里团团打转。当她遇见另一个缺失父爱的女孩时不会想到,擦肩而过的,又活脱脱是另一个柳川,一个希望靠出走来寻找“柳川”的柳川。时间度量过生命,解释了多少曾经的困惑,但解释并不解决问题。关于爱情和生命的奥义,时间终究没有给出答案。

但总有点东西被时间改变过。恰如立冬和柳川在庭院里的离别。立冬学会了像他曾经不理解的柳川那样故作轻松地告别,只说一句——“走了”。柳川也仍旧决不留恋,如风般洒脱——“我不会去送你的”。

都是骗子。

一年后,寒风吹彻北京城,胡同回响OhMyLove。◎

(附:分明更好看一些的原版海报)

 4 ) 曾经爱过,却无人留下

柳川,源自日语yanagawa,yana是柳树,gawa是江流,yanagawa意为柳川。 曾经有三个男人从柳川身边经过,却又匆匆离开,不曾留下。可悲的是,他们曾经都爱过柳川,可到如今,没有人会来爱柳川,她孤身一人。 立冬问柳川,如果自己结婚,她会不会来,柳川满心期待地问是新娘还是伴娘。可她不知道她眼前这个男人得了癌症,马上快死了,这就是他们最后一面。 立春和之于柳川,是始乱终弃。 中山大树,柳川一看到大树就好像看到自己那个不负责任的父亲。 就像柳川回答的一样,你幸福吗,无论二十年前还是二十年后,她都会回答,我感觉我一辈子都不会幸福。 一边讲述着,柳川一边又大哭起来,哭红了眼。老奶奶安慰她,说曾经自己身边也围了很多男人,可现在一个人不也挺好的吗。是啊,人为什么非得被别人爱才会感到幸福,自己爱自己不也可以一样的幸福吗。 柳川孤身一人坐在酒吧里,看着昔日老友曾坐过的椅子,又唱到“一思量,一回首,不胜悲”。她知道,这些人虽爱过她,她却始终留不住任何人。 替柳川难受啊。

 5 ) 漫长的自白

张律导演是“忧郁”的,在以往的电影中他的镜头对准过中国东北边境的流散族群,讨论过民族性的身份认同、女性主义、爱欲和死亡交织的情感。重新拍回华语片,《漫长的告白》的故事太过俗套,其核心思想示范出了这部电影的“短板理论”,导致精心的镜头设计和演员们深情的表演和台词成了流于表面的爱情文艺片标配。张律导演的映后交流加了一颗星,真诚的甚至有些憨厚,很坦然地暴露出拍电影是一场非常私人的表达和追索。这比一定要教给观众什么道理的某些文艺片导演强太多了。

但爱情文艺片的主题可以深刻、人物可以真实、尤其是生活环境可以不够精致。作为平遥的开幕式,观众非常期待《漫长的告白》,但《漫长的告白》却没能十足地信任观众。亚洲电影中太过常见的一种三角关系,其中一人身患绝症引出一个埋藏在心底的执念,可又埋得不是很深,每到夜深人静矫情劲上来了,就要把台词翻出来在月光下晒一晒。女主角明明是个像风一般的女人,在夜晚的街道上起舞,在隐蔽的酒吧里开唱,北京、伦敦、柳川,另一种人生,说换就换了。还要供兄弟俩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凝视了二十年。两个男人的内心戏太足,却远不如影片中其他人物的寥寥几笔表现出来的情感更打动人。

柳川这地儿在导演的镜头里确实是如诗一般美。倪妮的演技也被打磨上了一个层次,辛柏青的表演依然相当成熟。利用日式民居、居酒屋、K歌房等建筑的独特户型特色所呈现的空间感拍摄出了非常细腻的人物互动镜头。

 6 ) 三星是因为这片子不是给主流人群看的

回顾一下二十年前,川一个外地人来到北京,那时候大概十六七岁,认识了在被欺负时保护她的立春立冬,高大帅气会耍嘴皮子讨女孩喜欢的立春赢得了川的心,那时候川是一心一意喜欢立春的(在北京1997年前后,那个年纪的女孩没几个会喜欢立冬那种蔫货),但只是年少的那种很盲目的感情。

二十年前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在后海月圆那晚究竟发生了什么,根据剧情拼凑,大致还原应该是立春去追别的女孩,立冬在后海陪川等了几天,最后月圆那晚应该是俩人在船上。后来为什么立春会说在那晚摸了川的胸,个人猜测是川想报复立春的背叛,勾引了立冬,立冬可能真就摸了,因为后来他让立春揍他(船是这段记忆的线索,川二十年后又让立冬摸她的胸,被立冬拒绝后,川就去划船了这段。另外后海的船可能是川和立春私会的地方,所以川才会在相同的地点勾引立冬来报复立春的背叛吧。还有一些在船上的对话戏,所以「船」这个场景可能是对立春、立冬和川有隐喻的)

时过境迁,环境在变,再相逢已经是二十年后。。川离开北京去了英国之后其实是通过这三年的回忆,在经历过父亲出轨这件事情,以及反思和立春立冬之间的过往才明白立冬才是值得爱的那类人,才开始真正意义上懂得如何去看懂一个爱自己的人。

说回二十年后,其实有点拧巴,立春让立冬觉得川还是他的(晚上去川的房间,白天在一起的暧昧,言语中对川的言辞);立冬虽然不喜欢立春对川的做法,但自己快死了,只能试着撮合川和大树,刻意对川的回避,使得最终他也没接下川的「新娘」话头,川当时真的已经算是一种告白了,非常在点他了,川爱的是立冬,但最终两人错过。

说些其他的理解:

故事里面对场景的保留(立春立冬的老宅、中山大树的老家和老奶奶的酒馆)都表现出了一种对爱过的人,曾经生活过空间的保留,既回忆的重要。

「立春」「立冬」的名字有寓意,可以品。

倪妮三次在酒吧唱歌个人感觉是她内心的一种独白。第一次唱歌是暗示她二十年看懂的事情(也是一种对立冬的独白);第二次是再相遇几天经历之后的内心独白(对三个男人);第三次和第二次唱的虽然是同一首歌,但可能只是唱给自己的。

立冬立春其实和二十年前本质上没有什么变化,川是那个成长了,但是想回到过去的人。

这部戏主角是川,川的故事比较碎片,导演用一种很保护很小心的方式讲川的故事,有些留白得自己脑补。

川二十年后只和立冬正常沟通(比如两兄弟都问她当年为什么失踪,川的回答就成对比了),和立春真的就很敷衍。

川再见立春,其实很讨厌立春,倪妮其实演的还是挺到位的,看她在和立冬之间的情感传达(从相逢挽着立春走,到后来给立春开门的表情、跳舞的表情、立春无力时的表情连续递进的变化),准确的表现出了一种厌恶感(来自父亲的背叛,二十年都不说话了),这里感觉倪妮是一点都没隐忍的表演哈。

中山大树和酒馆老板娘的小故事还是可以挖挖的。

不太懂中山女儿手中日本娃娃那段寓意。谁讲讲

连着看了两遍,就因为主角是倪妮,而且难得剧本的时间线、北京的老回忆都和我的轨迹很接近。讲真,没长期北京生活的人,可能get不到一些点。

导演的各种设计挺多的,就是太碎片了,我这种记忆力差的看起来真的挺累。

 短评

一个叫柳川的地方有一个叫柳川的姑娘。她能歌善舞,她从不拒绝。所有人都爱她,她也爱所有人。救命啊还有比这更男凝的故事吗???

7分钟前
  • GothamPunk
  • 较差

倪妮很美,柳川也很美,但这电影真就故作文艺。俩男的ego都蛮大的,一个操着京腔张口就来,回家就变成无声沉默的丈夫。另一个矫情、三棒子打不出个屁,还总一副“艺术家”的样子。全片就三句台词:川儿真性感。他是不是想泡你?他是不是睡你了?这种台词有必要去日本拍吗?后海就够了。

12分钟前
  • 无花果友人
  • 较差

爱你的人必会去见你 倪妮太会演了 很绝值得一看

14分钟前
  • 洪新一
  • 力荐

#PYIFF2021# 看完最大的感受是希望优衣库赶紧去找这仨人代言。(不过倪妮好像已经是代言人了……

19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和倪妮最搭的是那个女学生……

23分钟前
  • 什么都是假的
  • 还行

真的,看电影的那两个小时,如坐针毡😢每句台词都在扎我的屁股,让我快点走

28分钟前
  • 没有感情的手刹
  • 很差

看完第一反应问旁边人,张律导演母语是中文吗。中文台词写的太尴尬了,导致对这对主角印象很差:20年不见的俩男的突然跑过来问你幸不幸福、婚恋状况、跟谁做/爱,真亏女主能忍受俩男的无止境的猥琐骚扰。一个哥经典京味大男子主义,另一个弟闷骚猥琐,全片直男视角令人不适,果然是直男导演能拍出来的男凝片,女主成为一个和地名同名的符号式存在,满足戏里戏外男人们的意淫。

31分钟前
  • 寺司_
  • 还行

过于俗套且流于表面。不知道所谓的“暗流涌动”来自哪里,不就是黏黏糊糊的三角恋吗,一切都明摆着,导演却用最故弄玄虚的方式讲了一个大家都猜得到的故事,全程像看笑话一样。它所触及到的人类情感也是极为浅白的,就是琼瑶憋不出故事了然后用要死要活的情绪和半死不活的台词和来装作自己很深刻。外景柳川、居酒屋老板娘、各种日本符号,都很俗滥,令人犯腻。倪妮这个角色被三个男人意淫(加上导演是四个),为什么不扇他们巴掌?

33分钟前
  • 江声走
  • 较差

《柳川》是很好的片名,因为故事主角虽是一对兄弟,视角也很直男,看到最后就知道其实在写柳川这个来去如风、自由神秘的女子,在试图揭开她的心事一角。青春叛逆期喜欢浪子,长大成熟后疼爱知心人。改成《漫长的告白》就俗了,正如落俗的结尾。张律常年在韩国工作生活,第一次拍华语片,就我个人而言,中文台词有一定隔阂感,而这种隔阂、生疏又不像滨口那样巧妙为之。也延续了他一贯的独立制片拍法(和个别地方的技术粗糙感)。倪妮在片中展示了唱歌、跳舞、播音、英语、日语、哭戏等多项技艺,气质淡雅优美,看她比看电影更享受。

3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非常喜欢 可称之为电影 一次充分展现倪妮魅力的电影 不觉得充满男性凝视 男性角色展现的是不同的人性缺陷 多次被描述为孩子 而女性已经离开原地 去往更广阔的世界了 张律导演对于女性角色非常爱护 离家出走的女儿 随心漂泊的柳川 经营酒屋的女老板 都通往自由解放之路

36分钟前
  • 易名N次
  • 推荐

上半年做完张律导演的作品展,最后一场聊到《柳川》,导演说,今年就会上映。然后就在今年平遥开幕看到了,还是这种熟悉的淡淡的风格,在柳川尴尬的三人行中却又慢慢清晰三人的关系,到最后哥哥离开以后情绪的舒展和某种悲凉,就如同柳川的冬日,寒冷却有些一丝暖阳。

37分钟前
  • 王蛋清·傀
  • 推荐

怎么形象最立体的是立春哥啊 好典的中年国男(当然为了符合基调比较委婉

42分钟前
  • Glow
  • 还行

#平遥国际电影展#非常不好意思,真的没打动到我,似乎有点像“你好,之华”之感,但与此相比也稍微逊色。不知是张导多年不拍?还是由于什么,无论是故事叙述,还是镜头语言(包含台词、或者歌词都有似乎与主人公的情感相契合的,有点滨口的感觉?,但有点欠妥),一种为艺术而“艺术”,为一种作“成就”另外一种作——无法言说/沟通的情感沦落成真的没任何感情——以为平淡是“淡”,以为缓慢是“慢”——镜头语言几处明显的不知所云………

43分钟前
  • 安哲罗-sky
  • 较差

平遥电影节上刚看完,整体给4星,倪妮的表演这次很抢眼没有拉胯,本来最担心她的,但这次不错。尤其是里面唱歌、跳舞以及最后那段哭戏,能看出来她的戏路越来越成熟,真的建议她多拍些这类电影,可以奔着获奖去。

47分钟前
  • 告辞
  • 推荐

柳川做为片名更合适,叙事上还是典型的张律风格。相比倪妮张鲁一的压抑克制,更喜欢辛柏青的真性情。

50分钟前
  • 阿德
  • 推荐

作为制片从头到尾完成的第一个项目,上映对我来说是一种如释重负的终结。

55分钟前
  • Heidyroyal Tea
  • 力荐

作为「空间派」的导演,《柳川》是张律尝试回归主流之作,与春梦、福冈相似的剧情与人物设置,但是情感的流动更饱满,情感穿透空间,留下记忆,对流行元素的随意攫取与使用,制作上上了一个台阶之后调度与构图更自如了。

57分钟前
  • 皮格马利翁
  • 推荐

把北京话处理的一股爹味是正确的,因为立春就代表了一种父权,他压抑着立冬的精神与感情,又在二十年之后对阿川动手动脚,立春爱的不是阿川而是年轻的自己,他在那一夜硬不起来不是因为人到中年,而是因为能够压制着他的人是他老婆。而不论是日语、韩语、北京话、普通话还是乌鸦的嘎嘎嘎,都在塑造着角色不同面,同时角色身处他乡才能做出这种松散、人物空间的剥离感。全片唯一契合漫长告白的其实就是阿川不喜欢北京话,阿冬为之改变了二十年,而被那群“乌鸦”所压制的立冬,是阿川当年最大的心结。

1小时前
  • 不可饶恕。
  • 推荐

倪妮的那段探戈 可以看一百遍吧

1小时前
  • CHENxCHEN
  • 推荐

非常莫名其妙,很久没看到这么半死不活的电影了,向死的意念被扭曲成一场词不达意的漫游、一场悬而未决的春梦,所有主角的行事动机都令人疑惑不已。为什么要用这么扎实的班底,去凹一个从头到尾都奇怪无比的造型?贾樟柯说电影要有自己的口音,但十几年后张律重操母语,发音却突然变得蹩脚、生涩,遍寻不见从前的轻盈曼妙和举重若轻。他固执地坚守着常用的三人行模式,但演员们却在糟糕的人设的钳制下难以迸发出任何火花。没有说出的笑话被说了出来,答应不会留下的痕迹到处都是。没想到,在回归故土的时候,他却水土不服了——这算不算一种癌症晚期。

1小时前
  • 晚不安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